实施效益
得以获得业界普遍认同的国际证书ISO20000认证;
就服务质量和服务承诺与业务及供货商达成一致,建立和业务及供货商统一的沟通平台;达到相关利益方均满意的IT服务管理目标;
提高IT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业务用户提供的服务;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业务满意度;
提高项目的可提供性并确保如期交付;
从总体上提高组织/企业IT投资的报酬率,提升组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建立IT部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持续改善机制和内控机制;
明晰IT管理成本和组织/企业业务战略和IT战略目标的结合点,完善现有IT服务结构和资源配置,使各项IT资源的运用符合公司业务;
战略和IT战略目标;
通过建立优化、透明的管理流程和权责的定义,监控管理流程、进行绩效评价;降低IT运营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易于整合服务管理流程和其它管理系统,如: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等;
将现有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整合,规范IT部门服务水平,规范工作流程,降低由人员变动导致的风险;
提高IT部门相关员工的素质,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提升IT部门整体运作及部门间沟通的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纷纷林立于都市之中,高科技技术产业鳞次栉比,也正是因为如此,侧重于通过IT服务标准化来对IT问题进行管理的ISO20000开始各大IT企业。
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是一套国际性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实施、运行、监控、评审、改进和维护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该认证体系以流程为导向,强调服务级别协议(SLA)的重要性,确保企业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技术服务。
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
1. 提高服务质量:ISO20000认证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确保服务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2. 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ISO20000认证,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3. 风险管理:ISO20000认证有助于企业识别、评估和管理信息技术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降低潜在的业务损失。
4. 持续改进:ISO20000认证鼓励企业不断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和业务发展。
ISO20000认证审核措施
1. 文件审核:审核员将对组织的文件系统进行详细审查,包括政策、程序、指导书、记录等。这些文件应涵盖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如服务级别管理、能力管理、可用性和连续性管理等。组织应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并能够及时更新和修订。
2. 现场审核:审核员将对组织的实际运营环境进行现场审核,观察服务管理流程的实际运作情况。这包括与服务提供人员、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访谈,以及对服务管理流程的实地观察。组织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并确保现场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3. 风险评估:审核员将对组织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这包括对服务管理流程、人员、技术、供应商等方面的评估。组织应积极配合审核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以便审核员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ISO20000认证审核注意事项
1. 充分准备:组织应提前了解ISO20000认证审核的要求和标准,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并对全体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宣传。同时,组织应准备好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确保在审核过程中能够迅速提供所需的信息。
2. 积极配合:在审核过程中,组织应积极配合审核员的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回答审核员的问题。同时,组织应尊重审核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审核结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 保持沟通:组织应与审核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审核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这有助于审核员更好地了解组织的实际情况,提高审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重视改进:审核结果可能会揭示组织在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组织应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通过不断改进和提升,组织可以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